昼夜抢修,守护民生!昌水公司新技术助力七北路管道焕新

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企业动态 昌水建筑 2025-09-23 16:05:17 213

2025年8月份,昌平区七北路一段DN1000污水主干管突发塌陷,导致周边区域排水受阻,存在污水外溢及道路再次沉降风险,严重影响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安全与市民正常生活。北京昌水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水公司)作为区属国有建筑类骨干企业,坚决履行社会责任,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抢险预案,充分发挥国企“顶得上、靠得住”的担当精神。

为高效、安全完成该段污水管道的应急抢修任务,昌水公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果断决策、科学组织,充分发挥非开挖技术优势,综合应用多种先进工艺,引入行业领先的增强型CIPP翻转内衬修复技术,在最短时间内成功修复破损管道,有效解决了该地区的排水问题,保障了区域排水安全和道路畅通。

一、实施背景:交通要道+无开挖条件,抢险修复考验实力

七北路污水管线位于七北路与北七家西路交叉口段,管道长约61米,管径为DN1000,埋深约7.2m。因长期高水位运行,内壁腐蚀严重,混凝土骨料外露,局部已坍塌淤堵,导致上游污水无法正常排出,且管道上部土体持续流入。该管线日均污水过流量6200立方米,服务沿线几十家单位企业及约6万名居民的排水任务,是区域内主要的排水管道。

发现上述问题后,昌水公司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赴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与评估,并同步制定修复方案。鉴于管道损坏位置位于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开挖修复难度极大、周期长、对市民出行影响严重。经多方综合论证,最终决定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以最大限度降低社会影响,提升修复效率。

图片
图片

图1-2 管道内部腐蚀与坍塌情况

二、施工作业:昼夜连续施工,多项技术协同发力

面对管道埋深、交通流量大、周边管线复杂等多重挑战,昌水公司施工团队科学部署、昼夜抢修。修复工作分步骤有序推进:

(1)采用地质雷达扫描技术对管道坍塌位置的周边影响区进行安全隐患检测,探查是否存在其他安全隐患;通过CCTV、QV等手段检测管道内部,查找并评估存在的病害问题;

(2)进行钢套筒与内衬钢环支撑及紫外光固化技术修复形成一条连续整管;

(3)采用增强型CIPP翻转内衬技术对管道进行加强修复;

(4)通过地表注浆加固地层进行结构加强;

(5)最终进行管缝注浆填补钢套筒、内衬钢环与原管道缝隙;

整个施工过程组织严密、工艺衔接流畅,在最短时间内圆满完成修复,恢复管线运行。

图片

图3 地质雷达土体空洞探测现场

图片

图4钢套筒与内衬钢环修复现场

图片

图5 紫外光固化修复现场

图片

图6 增强型CIPP翻转内衬修复现场

三、技术亮点:增强型CIPP翻转内衬修复技术

本项目最大的技术亮点是采用了增强型CIPP翻转内衬技术——一种先进的非开挖管道修复工艺。通过将浸渍高性能树脂的软管翻转送入旧管道内部,利用热水循环循环加热固化,形成一道高强度、防渗漏、耐腐蚀的新“管中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7-10 增强型CIPP翻转内衬技术修复现场

工艺优势显著:

(1)零开挖施工最大限度减少对路面、交通及环境的影响;

(2)施工周期短最快24小时内恢复通水;

(3)内衬厚度可灵活设计(本次使用7mm)结构强度高;

(4)管径适应范围广DN200–DN1500均可适用;

  (5)长跨度,最长可达500米过弯能力强(可过1.5D弯头)

四、国企使命,技术引领

此次七北路污水管线修复中,昌水公司采用以增强型CIPP翻转内衬技术为核心的多种非开挖修复技术,使管线快速恢复运行,并实现结构强度和防渗性能全面超越原设计标准。这一成功案例再次彰显昌水公司在非开挖修复领域的专业实力。

图片

图11 钢套筒与内衬钢环修复后效果

图片

图12 紫外光固化技术修复后效果

图片

图13 增强型CIPP翻转内衬技术修复后效果

作为昌平区属国企,始终聚焦技术创新与城市安全。为保障城市“生命线”高效运行,昌水公司引进了多项先进非开挖修复技术。未来,将持续精进非开挖技术体系,强化全天候应急响应能力,昌水公司愿做这座城市坚实而可靠的守护者,筑牢城市地下生命线,守护市民正常生活。

图片
010-89745057 扫描微信